家書 ── 歷史第一大喜訊 干兆宗牧師 聖誕是記念主耶穌降生的日子,就在二千多年前的一個晚上,在伯利恆的野地裡,首先收到主耶穌降生消息的人正是一班牧羊人。當時主的使者對他們說:「不要懼怕!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,是關乎萬民的;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,為你們生了救主,就是主基督。」(路二10-11) 人類的大牧人主耶穌降生的消息,正正是由天使報給牧羊人知道,這幅圖畫實在蠻特別及有趣,或許背後反映上帝的心意,就是要由一班牧羊人去迎接那位大牧人的降生,並由他們起首把消息傳開(路二 16-18)。 事實上,牧羊人的職責就是牧養群羊,帶領他們覓食及保護他們免受攻擊,因為羊有著「大近視」,只看到近處,看不清楚遠處的地方,若沒有牧羊人的帶領和保護,便容易走迷路,甚至遇到危險。 所以,聖經將人比喻作羊,並說:「我們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」(賽五十三 6),實在是很貼切的描述。無錯,我們都如羊一樣,只看到近處,行自己要行的路,做自己想做的事,追求即時的快樂及眼前的滿足,人生便容易走迷撞板,犯罪做錯,也因此對自己生命及身邊的人造成很大的傷害。 「『基督耶穌降世,為要拯救罪人』這話是可信的,是十分可佩服的。」(提前二 15)主耶穌降世就是要承擔世人罪孽,將走迷的人從罪惡中拯救出來,並如牧羊人般帶領我們返回正途,學習認識及遵行上帝的旨意,不再偏行己路,生命因而得著更新改變,因為上帝的旨意總是「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」(羅十二 2)。 當主降生的消息報告完畢之後,有一大隊天兵同天使讚美上帝說:「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!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!」(路二 14)從人的角度看,主耶穌只是靜悄悄地臨到人間,彷彿無人知曉,但從屬靈的角度看,這消息實在太震撼,是天上人間、古往今來第一的大喜訊,甚至連天兵、天使也按捺不住要發出讚美,劃破當時寂靜的黑夜,同時燃點人類的希望,帶來真正出人意外的平安。 在紛紛擾擾,世情急變的世代裡,但願主耶穌降生,第一次來的消息成為我們的提醒和激勵,立志聽從上帝的旨意,成為祂所喜悅的人,用讚美取代責備,以平安代替憂慮,並以儆醒等候的心迎接主耶穌的第二次再來。 (2017.12.16-17) |
2017年12月16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歷史第一大喜訊
2017年10月14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轉變、改變
家書 ── 轉變、改變 梅基傑傳道 因着婚後搬到大埔居住而離開了南區,也離開了華基堂,不經不覺已二十多年。教會確實轉變了不少,從昔日的屋邨教會發展到今天的模樣;從第一代的信徒孕育出第二、第三代的信徒;從過往的歲月看見上帝一直帥領著華基堂,同樣也帶領著信徒。 在每個人生命中總會遇到不同的轉變,在轉變中也總會遇到困難,但每個人的反應及處理卻有不同:有人會懼怕、失望、不知所措,甚至逃避;相反有人會看成為磨練和反省的機會。 事實上上帝從來沒有容讓困難遠離屬衪的兒女,相反上帝往往讓不理想的環境臨到我們,藉此幫助我們屬靈上成長,叫我們得益處。聖經中許多屬靈的偉人對人生的選擇和處事的原則是值得我們學習。在舊約裡上帝沒有使用四十歲前的摩西,卻使用八十歲的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。為何上帝要摩西多等四十年?上帝就是要把摩西改變成為合乎衪心意的器皿,因為四十歲前的摩西只靠己力,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;而八十歲的摩西卻倚靠上帝能力,聽從上帝的吩咐行事。 教會面對着擴堂將會帶來的轉變,我們如何面對這些轉變?我們的生命如何承載這些轉變?我們是否願意被上帝改變陶造成為流通的管子去祝福別人?宣道會的創辦人宣信博士曾說:「上帝不需偉大的人,只需卑微之人見證祂的偉大。」上帝是用謙卑的人彰顯祂的能力,那麼我們會選擇那個階段的摩西呢?是靠己力還是靠上帝? 「我要以你們為我的百姓,我也要作你們的上帝。你們要知道我是耶和華你們的上帝,是救你們脫離埃及人之重擔的。我起誓應許給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那地,我要把你們領進去,將那地賜給你們為業。我是耶和華。」(出 6:7-8) 惟有我們專心定意仰望上帝,聽從祂的引導,學習尊祂為大,積極完成交託給我們的責任,我們的屬靈生命才能得著磨練,才會成長。 (2017.10.14-15) |
2017年9月16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理所當然的事奉
家書 ── 理所當然的事奉 湯頌年牧師 上帝為什麼呼召人前來事奉?上帝需要人來幫助祂嗎?事奉上帝是人應盡的義務和責任,然而,上帝不需要人幫忙祂去完成祂的工作。 傳道者所羅門說:「凡事都有定期,天下萬務都有定時…這樣看來,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呢?…我知道 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;無所增添,無所減少。 神這樣行,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。」(傳 3:1,9,14)上帝呼召人來事奉,目的是要人存敬畏的心,讓人在事奉中與祂相遇,經歷祂的大能和同在。 保羅說:「所以弟兄們,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;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(羅 12:1)人為什麼要事奉上帝?因為「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」,而「罪的工價乃是死」,因此,慈悲的上帝差遣祂的愛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,成就了救恩,並且將這份「救恩」的禮物賜給凡願意相信祂的人。罪人藉基督就能因信稱義,與上帝相和,又藉著衪因信得進入恩典中,並且歡歡喜喜盼望將來的榮耀。所以人知恩報恩,以生命的事奉來回應主的愛是「理所當然的」。 「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」「事奉」這詞有「敬拜」的意思,人對上帝的事奉可以分作三個層面:第一是本位的事奉。被造之物來敬拜和讚美創造之主是其本份,是理所當然的事。當人盡其本份去敬拜、讚美和稱頌上主時,祂的寶座就設立在人間,人就能得著上帝的同在、祝福、憐憫和恩典;第二是生活的事奉。我們每人都是上帝手中的「工」,所以我們應當在世為鹽作光,使我們的生命成為流通的管子,榮 神益人;第三是工作的事奉。聖靈分給各人不同的恩賜,分派我們不同的工作,要我們在祂指派的崗位中作工,作見證和事奉。我們每人都是祂的管家和僕人,主人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忠心。祂所重視的是我們的品格,我們這「人」(being)的品格是否愈來愈像耶穌,多於我們在世上為祂作了些什麼(doing)。 今年是慶祝華基成立四十八週年堂慶的日子,今年雖然沒有大型的慶祝活動,沒有聚餐…等,但讓我們仍心存感恩向主發出心底的稱頌和讚美。回顧過去的年日,從華基樓年代、華富閣年代,直至今天。上帝確實以恩典為我們年歲的冠冕,在祂所帶領我們所走的路徑上滿是恩典和祝福。華基堂得以發展和成長,一切都是主的恩典,沒有可誇口的地方。 但從另一角度來看,過去華基堂得以成長和發展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因素︰ (一)是「家」的觀念(歸屬感),對我們這些在華基堂蒙恩和成長的人來說,華基堂是我們的「家」。無論「家」是怎麼樣,我們都是家中的一份子,這是不可動搖,也是不可改變的。對家的「承擔」和「歸屬」使我們過去能克服許多困難,勇往直前。 (二)是「去」的觀念。我們願學習「捨己」去遵行主道,履行上帝交付給我們愛人如己的「大誡命」和使萬民歸主的「大使命」。我們不會因我們的能力和資源有限而產生諸多藉口,畏縮不前。我們學習「捨己」,學習放下自己的「權利」而「去」滿足上帝的心意。當我們「去」時,我們就經歷「祂與我們同在」的平安和幫助。 耶穌來是呼召人來跟從祂,來作祂的門徒。來跟隨耶穌的人,必須要清楚徹底地「認識」耶穌,並且願意效法祂「捨己」的事奉,這樣的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。 (2017.09.16-17) |
2017年8月19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在如曠野般的市井路上的與主同行
家書 ── 在如曠野般的市井路上的與主同行 馮陳碧珊傳道 在如曠野般的市井路上的與主同行 (民數記三十三 1-49) 以色列人幾經辛苦離開埃及,脫離為奴的生活,前往上帝所應許的迦南地。可是,雖然他們清楚知道上帝帶領他們離開為奴之地,也肯定耶和華是他們的神,更有「進入迦南地」這清晰不過的終點目標,但過程絕不容易,不斷在曠野路上兜兜轉轉。民數記三十三章 1-49 節就是重溫他們出埃及後在曠野路上所走過的行程,從埃及到西乃、從西乃到加低斯、從加低斯到摩押平原,行程背後反映他們如何經歷上帝的引導及保守。 作為職場信徒,我們豈不是如昔日的以色列人般,在職場曠野中兜兜轉轉嗎?日復日,營營役役地勞碌,就如處身曠野中,我們無法改變環境,甚或環境會不斷變得惡劣,但在其中,我們可將信心及盼望放在那兒呢? 這讓我想起一齣多年前,很有意思的電影 —《偷天情緣》(The Groundhog Day)。影片內容頗為奇特,開始時,男主角需要去到一個小鎮工作一日,卻十分討厭這裡一切,恨不得馬上就離開。可惜因風雪關係,他被迫留在那裡,其後奇特地發現每早起床竟然都是同一個日子,面對同樣的人和事,沒有改變,他就是這樣被迫週而復始地過著「同一日」。他最初感到非常厭惡及麻木,其後開始從新的角度看這一切,更學習關心及幫助那裡的人,生命無形中得著成長及改變。最後影片終結時,他終於可以離開「同一日」,但結果卻愛上那地方,打算留在那兒。當中的經歷及改變,使他縱然面對如曠野般的環境,卻產生由「恨」到「愛」的感覺。 雖然我們沒有如男主角般過著「同一日」的經歷,但他的心路歷程,卻帶給我們一眾信徒不少反思的空間及共鳴。看看今天我們的生活,看看我們所處的「所在地」,包括職場、事業、事奉、責任、身分等,或許每天我們也是不斷重覆地過著「同一日」,面對著同樣的人和事,我們會否像男主角般對每天生活變得厭惡及麻木呢?又會否學習從新的角度看這一切? 男主角期盼「明天」的來臨,因為他深信明天,不單是「同一日」的結束,更是「新一天」的開始,你又如何看你的「明天」?抱著甚麼心態去等待「明天」?在劇中,男主角以新的角度去看他的「同一日」,而在你的生活中,是甚麼引導你去過每一天呢?又如何察看上帝在你生命中的帶領呢? 以色列人在曠野路上兜兜轉轉,他們一次又一次違背上帝的命令,又一次又一次悔改走回上帝心意的路上。「違命」與「遵命」彷彿就是他們在曠野路上的寫照。在這兜兜轉轉、日復日的曠野路上,能繼續走下去也是出於上帝恩典的同在及保守引領。 回顧我們的人生,究竟是怎樣走過人生的曠野路呢?或許我們也曾深刻經歷上帝的帶領,知道祂是我們的上帝,並帶著清晰的目標或使命進到職場、工作、生活中去見証上帝,但過程相信並不容易!就讓我們一同踏上曠野路,學習在曠野般的市井路上,也能持守盼望,忠於上帝。 (2017.08.19-20) |
2017年7月15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飲水思源的禱告
家書 ── 飲水思源的禱告 張立民傳道 香港由昔日一個漁港,發展到現在成為一個國際城市,其中的政治、經濟、社會及宗教的發展,都承受前人的耕耘及經歷上帝的恩惠,雖然這幾年我們遇到不少風雨,但仍得到上帝的保守,實在體會上帝掌管香港的歷史及發展。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 20 週年,特首由林鄭月娥女士接任,上帝給我一個感動:要為我們的香港常常禱告守望,其中因由,是林鄭決定宣布參選行政長官時,明確表示她是「受上帝感召」,認為可以當選行政長官的機會是由上帝給予。從理性分析,她未必想做,不單困難重重,更要作個人犧牲,但既然上帝有感召,需要她服務香港社會,她便作出相關回應。她是天主教徒,信仰對她很重要,認為人生最重要是有一份使命感,她選特首的最大目標,是希望建立一個更公義、仁愛的社會。弟兄姊妹,我們此時此刻身處香港,如何為香港守望,讓香港更成為中國及其他地方的祝福呢? 保羅教導我們要如此為地上執政掌權者禱告:「我勸你,第一要為萬人懇求、禱告、代求、祝謝;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,也該如此,使我們可以敬虔、端正、平安無事地度日。這是好的,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。(提前二 1-3) 另一方面,詩篇一二七 1 節指出「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,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。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,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。」對今天生活在香港的基督徒,具有最適切的提醒。無論是個人的事業,或是教會屬靈的事工,若不是出於上帝,一切都會徒勞無功。縱使看守的人不眠不休,警覺謹慎,也不能因此得著完全的保障;縱使我們早起晚歇,勤勞刻苦,生活仍可以是煩躁不安,毫不滿意,因為人至終的保障在於耶和華。 願我們為香港守望的人,無論何時何地,時刻留意聽從上帝的心意,並且得著心靈的滿足與力量。願我們不要忘記上帝的一切恩惠,要飲水思源,常常為香港祝福及守望禱告,願上帝的國度降臨,願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,願我們一起經歷上帝的作為,願一切榮耀歸給祂。 (2017.07.15-16) |
2017年6月17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上帝掌權,靜心等候
家書 ── 上帝掌權,靜心等候 干兆宗牧師 尼希米歸回耶路撒冷,計劃重建破爛的城牆。首先,尼希米激勵百姓,說:「我們所遭的難,耶路撒冷怎樣荒涼,城門被火焚燒,你們都看見了。來吧,我們重建耶路撒冷城牆,免得再受凌辱!」尼希米又見證上帝施恩的手如何幫助他,百姓深受鼓舞,就齊聲回應說:「我們起來建造吧!」於是,他們便奮勇做這善工。(尼二 17-18) 但事情並不如想像般順利,對外對內他們都先後受到不同的挑戰。首先,他們不斷受到外敵的騷擾,嗤笑、藐視他們,甚至同謀攻擊他們,使城內擾亂(尼二 19, 四 1-3, 7-8)。尼希米沉著面對,一方面禱告交託,因為他深信上帝必然看顧(尼四 4-5, 9);另一方面,他同時積極部署,吩咐修造的人要一手做工,一手拿兵器,以防敵人的侵襲(尼四 17-18)。 其次,他們的內部出現了剝削及不公平的問題。貴冑和官長藉買賣人口、田地、糧食向弟兄取利,弄致民怨沸騰,怨聲載道。於是,尼希米招聚大會,斥責他們,並要求他們歸還所取的銀錢、糧食、新酒、油和百分之一的利息。最後,眾人更在祭司面前起誓,必歸還所有(尼五 1-13)。 就像昔日尼希米重建城牆,今日教會擴堂同樣面對不同的挑戰。自從一月的擴堂義賣年宵嘉年華這個「小高潮」之後,擴堂進展並不如想像般順利。屋宇署拒絕我們新堂的圖則申請,雖然這在我們的估算之內,但卻同時要求我們要就著《城市規劃條例》第 16 條,先向城規會申請將新堂用途改為「宗教機構」,才再考慮我們的圖則申請。 換句話說,現時我們只能繼續等候,待城規會接受我們的申請之後,才可有進一步的行動,但我們不要灰心,更不要氣餒。一方面,我們深信上帝仍坐在寶座上掌管一切,故此,我們要繼續仰望施恩的主,祂的看顧和保守;另一方面,在等候之餘,擴堂各小組仍積極開會,提醒弟兄姊妹要繼續關心擴堂的情況,也同時作出最好的準備,以便申請及圖則一經批核,便可盡快推動整個擴堂工程,繼續向前邁進。 願上帝使用我們的獻上,讓更多人得著服侍,更多人得聞福音。 (2017.06.17-18) |
2017年5月20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趁著白日,多作主工
家書 ── 趁著白日,多作主工 干兆宗牧師 感謝主,讓我有機會在四月尾至五月初再次踏足泰國參與訪宣,探訪當地教會及工場,了解事工的發展及遇到的困難。這次行程探訪了曼谷的宣愛堂及巴吞他尼教會,也到訪遠在泰國東北,較為偏遠的兩間教會及一間佈道所,整個行程其實頗為緊湊,不停聚會,可以用「馬不停蹄」來形容。 當聽到宣教士及同工們的真誠分享,深深體會當地佈道及牧養的困難,實在舉步維艱。面對眾多限制及匱乏資源,還有屬靈攻擊及惡者轄制,宣教士及同工們仍鍥而不捨,堅持使命,實在難得。 其中幾位宣教士的佈道對象是當地的穆斯林,所謂「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」,故此其中一日我們到訪了曼谷的伊斯蘭中心。看著偌大的禮堂及一塵不染的地板,深感伊斯蘭教在當地發展相當快速,與十多年前第一次到泰國短宣,情況已截然不同。 接著,我們去到曼谷最大的寺廟叫法身寺,了解當地佛教的情況。這寺廟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廣場,據說一次可聚集五十萬信聚。不過,跟一般寺廟不同的地方,這寺廟的正中央叫大法身塔,遠看像一隻 UFO(不明飛行物體),非常宏偉及莊觀,當地人說這塔很 cyber,吸引很多年輕信眾參與。站在龐大的廣場,心裡百感交集,為甚麼異教發展那麼迅速?相反,教會卻像是匍匐前進,緩慢非常? 另外,第六日行程,我們探訪在東北偏遠益梭通教會的陳耀珊牧師。她在 1968 年神學畢業後便隻身來到當地事奉,開荒建立教會,至今已四十多年,為主全然擺上。聽著她的分享,簡單的説話卻已包含多少事奉的掙扎及辛酸,成為一眾後輩的鼓勵及楷模。其後,我們到再偏北的莫拉限佈道所,有一對寮國年青夫婦在此事奉,他們為主甘願放棄祖國的高薪厚職,來到偏遠及荒涼的郊區事奉,叫人感動。 最後,還有一段小插曲,第七日晚回港乘巴士返家途中,旁邊剛好坐著一位由英國來港工幹的人,閒聊間他問我為甚麼到泰國?我說去探訪教會,也直接說自己是一位基督徒,而他也說自己是一位穆斯林,自小家庭便由非洲遷往英國定居,當時我心想:「原來穆斯林真的離我們不遠,隨時也會遇到。」 面對龐大的福音禾場,我們應如何回應? 「無論如何,總要救些人。」(林前九 22) 「趁著白日,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;黑夜將到,就沒有人能做工了。」(約九4) (2017.05.20-21) |
2017年4月15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心意更新
家書 ── 心意更新 湯頌年牧師 認知行為學者認為,人的心和心態會影響人的習慣,習慣養成性格,性格主宰命運和生活。趨勢大師約翰‧奈思比(John Naisbitt)在他的一本書《mindset》中強調要用正確的「心態」(定見 mindset)來看世界和未來,就能審時度勢,洞察先機,抓緊機遇,邁步向前。 他所歸納出的 11 個對未來的「定見」(mindset),就是一套方法論,一套觀念系統,去認識世界。約翰‧奈思比(John Naisbitt)的 11 個「定見」(mindset),可整理作三大要點: 1) 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係 其實,未來就已經擺在眼前,正如人看到花苞就知要開花了,春天的腳步即將到來了。人、環境和世界正在好像急劇地改變,其實世上有很多事物是永恆不變,如上帝的本質和祂的應許都是永恆不變的,人若抓緊不變的東西,就能處變不驚,就有目標和方向可以邁步前行。 2) 以精準數字概念抓住變的趨勢 要精準地審時度勢非常困難,其實世界變化太快,我們能用的知識系統,總趕不上變化速度,與其拘泥於理論,不如在跳躍、變動的數字當中去找出「未來的可能性」,這也是為甚麼奈思比強調要對統計數字重視的原因。 3) 以想像力和信心去穿透不變的本質 世界變化未必那麼合乎理性預期,因此太理性 ,太依憑推論,風險會很大。奈思比在強調準確之餘也注重演進的過程,他鼓勵人們要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和信心,要我們別怕犯錯。 主耶穌說:『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,若是這樣,皮袋就裂開,酒漏出來,連皮袋也壞了。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,兩樣就都保存了。』(太 9:17)的確,新酒是不能裝在舊皮袋裏的,因為舊皮袋裏有酵母菌。當新酒裝到舊皮袋裏以後,一遇到酵母菌,很快就發酵,產生氣體而膨脹。又由於舊皮袋已經失去了彈性,不可能再膨脹了。這樣必然會使舊皮袋裂開,酒也就漏掉了。如果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裏,兩樣就都保全了。 新酒是代表耶穌所講的一切真道。人們受了先入為主的信念的影響,有了成見,就不願接受新新思維和真道。比喻中舊的皮袋是指人的舊思想和觀念。新的皮袋是新的思想和觀念。 人們自以為是的「心態」(定見 mindset)其實是錯的,若人自以為是,就沒有學習的動機,也不長進了。同樣,今天教會正面對新時代和新環境所帶來的挑戰,我們不應緬懷過去,固步自封。我們應該謙卑追求更新,靠主恩典,尋求突破,擴展神國,勇闖高峰,榮神益人。「凡你們腳掌所踏之地,我都照著我所應的話賜給你們了…你當剛強壯膽!不要懼怕,也不要驚惶;因為你無論往哪裏去,耶和華─你的 神必與你同在。」(書1:3,9) (2017.04.15-16) |
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「仰望恩主」
家書 ── 「仰望恩主」 許金彬傳道 有演藝界人士及機構合共捐款數佰萬元至「敬言仁基金」,協助七警家屬及處理因佔領運動而受影響的警員。演藝界人士捐錢給他們,本來也無不可,正如我們捐款到其他機構或受助人士一樣,只要是捐款無償,沒有其他目的,單單幫助有需要的人,有何不可?但這次捐款者卻包括江湖人士及有刑事案底的名人,故此議員和學者都表示若警方接受這筆捐款,便意味著警方多年來建立的良好形象即時毀於一旦,從回廉政公署成立之前收黑錢的腐敗年代,將會嚴重影響執法。慶幸香港警方表明,警方基金管理委員會須了解捐款者背景,才能接受。 作為屬世的機構,遇到懷疑或來歷不明的捐款,都會表明立塲,劃清界線;教會作為屬天的代表,我們更要嚴謹處理這些事,故一月份的「擴堂義賣年宵嘉年華」和現在的「認磚行動」,我們也只能接受信徒的奉獻,因為這是建立神國度的基本原則。 事實上,教會擴堂,不單單需要大家在金錢上的奉獻,更要同心參與,因我們明白面前的需要是何等的大、困難是何等的多,正如「擴堂義賣年宵嘉年華」中,讓會友能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一同建立神的家,這是一幅何等美麗的圖畫!那天雖然所得的款項不多,但弟兄姊妹投入參與,深深體驗到這是我的家。若你錯過了這次聚會,不用介懷,因每月第四週的教會祈禱會,就是為教會擴堂祈禱,而今週三正是教會擴堂祈禱會,誠邀你出席,讓我們同心協力,一起仰望主的恩典,共同面對這又大又難的事! (2017.03.18-19) |
2017年2月18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在紛亂的世代中,活出上帝旨意
家書 ── 在紛亂的世代中,活出上帝旨意 馮陳碧珊傳道 在紛亂的世代中,活出上帝旨意(出埃及記一1—22) 以色列先祖蒙上帝賜福,發展成人數眾多的民族,經文以「生養眾多,並且繁茂,極其強盛,滿了那地。」(1 節)來形容,看似正面,但仔細看當中的描述時,卻發現另一意思。經文以「繁茂」來形容人數眾多,原文應譯作「滋生」,有令人厭惡的意思;另提到「極其強盛」,可見這蒙上帝賜福的民族,已令埃及王感到受威脅,不單因為人數「多」,而且比他們「強盛」。 故此,在埃及人眼裡,以色列民族就是一群如此令人討厭的人,於是便開始迫害他們。經文提到「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,治理埃及」(8 節),相信當時的政治背景,正值權力交替的時間。經過不少朝代交替,這位新王已經不認識約瑟,更推斷整個以色列民族也同樣忘記了歷史,忘記了上帝昔日在他們當中所行的奇事。 新王上任後,發現以色列民族對他的統治構成潛在且極大的威脅,便設法以巧計苦待他們,「派督工的轄制他們,加重擔苦害他們」(11 節),「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」。(14 節) 同時,王又吩咐收生婆替希伯來婦女接生時,將生下的男嬰殺掉。(16 節) 但收生婆因敬畏上帝,公然違抗王令,沒有照埃及王的吩咐而行。(17 節 ) 男孩的性命得以保存,整個民族的歷史也被扭轉。 一段昔日的歷史帶給處身於現今世代的我們有何提醒呢?經文的背景處於朝代交替、權力不穩,且忘記歷史的時代,新王為要建立威信,鞏固權力,便用盡各樣方法去威逼,苦待百姓,為要剷除威脅。忘掉歷史的人,很容易重蹈歷史的錯誤。今天,我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政治動盪、權力模糊、人心莫測的世代?人同樣的忘記歷史,用盡各樣方法去鞏固自己的權力,延伸個人的影響力,並謀求更多個人的利益。 昔日,上帝使用施弗拉和普亞這兩位收生婆,來保住男孩的性命,但歷史就是如此弔詭:王的名字最終沒有被記下,但收生婆的名字,卻流芳百世。面對不公不義,無理的要求,她們沒有作出妥協,反忠於自己的崗位,作了「應當作的事」,改變了整個民族的歷史。 今天,面對香港的政治環境,確實信徒與教會可直接介入的機會不多,但相信只要我們忠於上帝所賜的身份,在崗位上也作「應當作的事」,面對不公不義,並不妥協,願意付代價奮力持守天國的價值,相信定能帶來改變。前幾天法庭對「七警事件」作出宣判,猶記得當天衝突過後,某大電視台內部對報導此事件存在很大爭議,最後,忠於崗位、盡責、如實報導的新聞從業員須辭職,付上代價為事件作出了斷。盡忠本分,在崗位上作「應當作的事」,相信一點一滴可集腋成裘,發揮一定的影響力。就讓我們先在自己的崗位上學習持守上帝的心意,作「應當作的事」,讓天國的價值在地上實現。 (2017.02.18-19) |
2017年1月14日星期六
家書 ── 重尋失落的集體回憶
家書 ── 重尋失落的集體回憶 熊文傑牧師 執筆之日的早上,與一位以前機構的同事相約探訪一位已故同工的父母,與他們一起飲茶,隨後一同前往掃墓......想起昔日大家同是剛剛大學畢業,膽粗粗的學習過信心生活的事奉,一起傳道,教授傳福音訓練,探訪超過百間教會的牧者,籌備各大小型福音活動等,轉眼間原來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。今天不少已是教會的牧師、傳道,仍然留在機構中事奉的雖然只有三數位,但是一年一度的團拜,一起探望已故兄弟的家人,彷彿成了我們一班昔日戰友每年見面的習慣...... 相信在過去的聖誕及新年假期,大家都會與親友一起歡渡,除了可以大吃一餐,分享近況之外,總離不開緬懷過去、細說舊事。其中一次聽到教會幾位年青人分享到他們在兒童、少年時代的往事,如某次營會深宵詳談的片段、某次活動的深刻經歷,沒想到這種集體回憶,成為了我們一群人,無論是導師或是團友仔的一種關係上的結連(connection)。雖然愛筵過後,大家又會在不同的地方生活、工作、學習,但定期的相聚,叫我們知道一群有信仰的人,不是孤身走我路,因為只出一句聲,就一定會有人站出來幫忙,就算兩脇插刀也在所不惜。從未想過由過去到現在而建立的同在(presence)、同行是如斯重要,反映著彼此關係的深度與承載能力。 今日,我們的信仰深受「個人主義」與「個人得救」的觀念所影響,以致忽略了信仰的群體性。常常聽到弟兄姊妹說:「我有自己的方式,不用理會我」,意思是一切都以個人的想法去作選擇性的演繹,信仰再沒有客觀性的標準去衡量,就連事奉也變得相當個人化,整全教會觀的失落也許是今天我們面對的其中一個危機。若你返教會有一段日子,都清楚「教會」一詞原本的意思,不是指「一座建築物」,而是「一種集合」或「一群被呼召出來的人」。 感恩過去的一星期裡,多次見證到不同的集體回憶場景,無論上周末婚宴中見到那些兄弟、姊妹團拼命為兄弟擺上;又或是自己神學院的校友祈禱會中,聽到同學有血有淚、放心且安心的分享代求。這些片段都叫我只有「阿們!阿們!」,幸好沒有被諸多的藉口,更忙碌的日程打破這些重拾集體回憶的機會,換句話說,我們可以從中緬懷過去的同時,更藉群體的支持為未來的生活加加油。 再過兩星期便是農曆新年,盼望期間大家快快相約尋找那些久久不見的「死黨」,不要被每天或每週的忙碌日程所充塞,失落了這份珍貴的屬天禮物。或許今天下午的擴堂嘉年華會,是你再嚐信仰團契甜美生活的一個新開始,為你的將來製造更多集體回憶吧! (2017.01.14-15) |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