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1月16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你我的家

家書 ── 你我的家
黃關美筠傳道  


  感謝神的呼召和帶領,讓我來到華基堂這個屬靈大家庭,與眾弟兄姊妹一同事奉神。其實我早於2000年第一季時,已經在華基堂事奉過,當年我與梁家麟牧師一同在主日學合教小先知書,我負責其中的四堂,故此對華基堂一點都不陌生,再加上我本身於華富邨出世及成長,所以對華基堂份外感到親切。在剛剛的堂慶55週年日營裡面,能夠目睹眾弟兄姊妹和他們的親友歡聚一堂,一起唱詩敬拜,享用豐富午餐,玩玩集體遊戲,緬懷教會過去,彼此談笑風生,互相慰問關懷等等的景象,實在令我感到家的溫暖和熱鬧,感謝神!

  我2000年在建道神學院畢業,就讀神學期間認識了我現時的丈夫,並於2001年結婚。翌年誕下大女兒信懿,英文名叫 Shaphir。她的中文名字有「信心」和「好行為」的意思。英文名是來自舊約的一個地方名,有 pleasant「佳美」的意思,盼望她【如經上所記:傳福音報喜信的人,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!】(羅馬書 10:15);而我先生和我的名剛巧又分別有「佳」和「美」這兩個字,意義濃厚。2005年小女兒信希出世,英文名叫 Carissa。她的中文名有「信心」和「希望」的意思,英文名是來自一個希臘文,有 caring「關愛」的意思,結合了【如今常存的有信、有望、有愛這三樣】(林前 13:13)的元素,非常感恩。

  神學畢業後我在九龍城浸信會事奉,初期是全職做少年人的工作,後來小女兒出世,我便向教會申請轉為半職傳道,以便照顧兩位年幼女兒身心靈的需要。因為我深深知道,六歲前是子女性格發展的重要階段,所以如果能夠抽時間陪伴她們成長,在生活中給予她們適時的指引,對她們長遠的生命有莫大的益處。2006年的時候,剛巧教會需要多名做兒童事工的傳道人,我便轉了做半職的兒童事工傳道人。正因為我先生和我都是牧者,在教會常聽聞「信二代」的流失,所以我們也會思想一個問題,如何確保我們的兒女得救,到老也不偏離神?於是,我們從小就與兩位女兒有親子靈修的習慣,並為身邊所遇見的人和生活上所遇到不同的事祈禱。透過定時更新「家庭祈禱表」,讓兒女親身數算神的恩典,經驗祂的作為,使他們信靠主的心不斷增長。我們深信惟有從小讓兒女與神連結,幫助他們從聖經和祈禱中體驗神的真實和慈愛,才可使他們有第一手的信仰,生命不斷被主堅立。

  2012年,當大女兒讀完小四,小女兒讀完小一,我們一家決定回到雪梨與我先生的家人團聚,並讓兩位女兒在當地讀書,我先生一家早於80年代已移民到澳洲雪梨。我和我先生在雪梨期間,繼續做牧會的工作。轉眼間,我大女兒已經大學畢業,今年開始在雪梨的醫院做註冊護士的工作。感謝神的憐憫和恩典,她於2021年受浸,翌年讀大學二年級時,開始在教會做中學生的導師,很積極投入事奉。而小女兒現正在雪梨的大學就讀二年級,2022年開始已在教會幫手做兒童主日學的助教,因為她很喜愛兒童,樂意服事他們。

  從2022年開始,我在香港的家人陸續有不同的身心靈需要:爸爸有腦退化,曾走失過兩次,是三高人士。媽媽是大腸癌的康復者,有血壓高,要照顧爸爸,心臟血管和腦血管開始有毛病。加上我和我先生在雪梨的時候,知道這幾年香港有許多信徒和教會領袖都移居海外,香港嚴重缺乏牧者,所以,經過祈禱及慎重的思考後,我們倆人決定今年回來香港事奉和生活,以便支援香港的教會和我的家人。特別感恩的是,我的老爺去年在雪梨終於決志信主,穩定返教會崇拜,並打算明年二月受浸。不經不覺,我們家中「四大長老」已全然歸入主的名下,實在感謝讚美主的憐憫、揀選和厚愛,願榮耀、頌讚歸給祂!

  以上就是我家人的情況,歡迎你也告訴我你家人的需要,讓我們彼此禱告記念,同建神所喜悅的家!

  【人若不看顧親屬,就是背了真道,比不信的人還不好,不看顧自己家裡的人更是如此。】(提前 5:8)

  互勉!
(2024.11.16-17)

👆回頂

2024年10月27日星期日

家書 ── 成為門徒群體的重新想像

家書 ── 成為門徒群體的重新想像
梁裕宏傳道  


面對轉變

過去十年,周圍事物都在變化,不知不覺間都在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、思想言行。未來十年,我們所在的香港仔社區,也面對各種挑戰。首先是地域的改變;隨著華富村的重建,將會出現大規模的人口流動,教會的各種社區服務需要有所提升,但同時也增加不少傳福音契機。其次是人口變數;現代的年輕人和職青,有著不同的文化素質,和對生活不同的期望,教會需要有新瓶去承戴這些新酒。第三是關於教會的策略;經歷在這個社區五十五個年頭,未來的牧養模式和事工方向,是否需要有所調整。

上帝使命

即使我們周圍所發生的變化都具有不確定性,神卻沒有改變,祂的話語仍是智慧和真理的導引,合一的敬拜和相愛團契仍是見證神與我們同在的明證。上帝對世界有著明確的目的和敘述,並且邀請我們與祂攜手同行。神賦予我們的使命,不是順應世界的潮流和文化,而是常作準備,成為耶穌的門徒和基督的教會,更新周邊的社區和社群,顯出天國是在人間。我們的願景都應該與這個使命保持一致。

華基願景

華基未來三至五年的願景會是什麼?過往,教會的策略重點是兩條腿走路,即社會服務的外展、和教會的生命牧養,兩者之間需要更緊密地聯繫一起,要從相符社群需要的外展服務,到銳意觸及生命的成長,才能融滙到教會所看重的生命轉化、悔改歸神的信仰社群當中。而靈命成長的焦點,更需要從簡單的福音歸信,到真正轉向成為耶穌的門徒。

四個牧區

回應這個願景,我們策劃了四個牧區作為焦點,進動各種事工和牧養工作。每個牧區除了牧者作帶領,還需具動員力和委身的義工領袖,履行事工目的和牧養職能。這些領袖,是有呼召和承擔的門徒,推動受眾也朝向成為作主門徒的方向。
  • 欣奧牧區 Young Old Zone,由那些即將退休或已經退休的金齡人仕 Young Old,領受人生也有第二里路去跟從耶穌,推動這個牧區的發展。
  • 健康家庭牧區 Healthy Family Zone,由那些看重基督教價值的人,以此作為健康家庭的基礎,推動每個家庭的健康發展,成為孩子和夫妻間走人生路的房角石。
  • 孵化箱牧區 Incubator Zone,由那些看到新興一代具備僕人領袖的素質,重點是激勵下一代年青人,追求有目標的人生,尋找他們被創造的意義。
  • 使命小組牧區 Missional Group Zone,當中的動員者本身就是一個目標導向的人,透過共同的興趣或是共同的使命,建立關係、分享人生,經歷生命的主確實與我們同在。

企劃啟動

2025年是這願景的啟動年,組成這四個牧區是我們的目標,建立隊工和外展整合是我們的重點,及後會逐步形成適合我們特色的門徒模式,而現有教會整體的牧養和教導都需要有所深化和聚焦。華基將會成為怎麼樣的社群?我們是上帝子民的一部分,追隨上帝的旨意去刻劃祂對世界的敘述,透過華基的門徒義工領袖,尋求服侍香港仔社區,為他們帶來上帝的祝福、天國的同在,成為作主門徒的社群。
(2024.10.26-27)

👆回頂

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在基督裡的感恩與禱告

家書 ── 在基督裡的感恩與禱告
張立民傳道  


👉腓1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  踏入2024年,不經不覺事奉主巳30年,在事奉中,雖然自覺恩賜、能力不足,惟有努力學習,忠心地服侍主,將大部份時間放在服侍上,用心放在教會弟兄姊妹的需要上。

  在今年年初,反思事奉的日子,自覺好像忽略了家庭的需要,催使我深入反思。適逢太太在今年8月中退休,為了重整及建立家庭關係,決定作出「早鳥」退休 : 在1月中向教會提出請辭,決定同太太在今年同時同步退休,與教會溝通後,確實辭職日期在2025年1月1日生效。近日思想腓立比書,好想與大家分享「在基督裡的感恩與禱告」。

  腓1:3-6「我每逢想念你們,就感謝我的神;每逢為你們眾人祈求的時候,常是歡歡喜喜的祈求。因為從頭一天直到如今,你們是同心合意的興旺福音。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,必成全這工,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。」

  自從1999年在華基堂事奉,實在經歷很多神的恩典,每逢回想起曾一同事奉、一同在人生路上的爭扎與成長、一同彼此交心的弟兄姊妹,心裡自然流露出感恩的情懷,這實在是神在我們當中的工作,成為我們在事奉上的力量與鼓勵,也讓我們能忘記背後努力面前,向著主的方向繼續前行。

  腓1:9-11「我所禱告的,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,使你們能分別是非,作誠實無過的人,直到基督的日子;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,叫榮耀稱讚歸與神。」

  在末世的日子,人的愛心漸漸冷淡,保羅為腓立比教會禱告的事,也是我為弟兄姊妹的禱告 : 我們的愛心要增長,而且要多而又多,這愛心是建立在「知識和見識」的基礎上,這樣才能以神的智慧行事,能分別是非,作誠實無過的人。

  雖然決定退休,作為事奉主的人,當然是「退而不休」,將來實在有很多服侍的安排及計劃。願我們在基督裡不斷感恩與禱告,願我們的生活、人生能以基督的心為心,彰顯神的榮美,願主悅納我們手所做的工;我們手所做的工,願主堅立,直到見主面。
(2024.10.19-20)

👆回頂

2024年9月14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我們看到什麼?(青少年主日)

家書 ── 我們看到什麼?(青少年主日)
曾翠雯傳道  

  今年4月少年部開始籌劃今週「青少年主日」晚崇獻詩,至今差不多接近半年。要讓青少年開口唱詩,確實很不容易,首先要「啱Feel」、「Melody好聽」,才可成為他/她所喜愛的詩歌。然而在情感尷尬下、沒有氛圍下、加上又不明白為何要唱,都會令他們卻步或不知怎樣回應。為了解他們的想法,特意在一次週會中,鼓勵團友及導師分享自己喜悅或感動的詩歌,最後在12首選曲中,由團友整合了一首Medley版作為獻詩。背後選出這兩首詩歌,想帶出的意思:

(一)【恩典旅程】

詩歌說明我們人生路都有好多上帝的恩典,只是我們如何去一齊經歷、領受和明白上帝的恩典。

(二)【我們都是這樣靠主走過的】

雖然過去幾年大家都無刻意在生活、信仰上有很多同行的機會,但詩歌卻是說明我們可以一齊靠主走過,希望鼓勵大家藉著這首歌成為眾人的提醒。

  目前參與晚崇大多是成年人,感恩敬拜隊的成員也逐漸加入青少年。作為會眾除了享受崇拜與主相遇、敬拜我們的父上帝之外,請不要忘記為青少年人的需要,以及為他們與上帝的關係切切代求。在這個階段,假如信仰不扎實,在變幻莫測的世界中,前路看似有很多機會,但這樣百花齊放的場景裏,他們還可找到屬上主的召命嗎?縱然他們會有參與聚會的時間,學業卻會成了他們的主導,以致他們對信仰的優先搖擺不定,在投放與主建立關係或多或少都會有所隔阻。

短片故事:每年都有新的團友加入(特別是升中一生),但過程當中⋯⋯ 還有忙碌生活中的其他事⋯⋯,被更有趣的事物所吸引⋯⋯甚或會為著,有更「好」的同伴而遠走!

您又怎樣回應天國禾場流失的狀況?您對地上的事、自己的事也是關注,同時,對天國的事又嘗試會求問上主嗎?
(2024.09.14-15)

👆回頂

2024年8月17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二六派對

家書 ── 二六派對
梁裕宏傳道  

  有沒有想過,你可以成為別人生命中重要的關聯?那就是透過一個簡單的邀請,來改變身邊親友們的人生。

  在2024年餘下的四個月,就是每月逢第二個星期六黃昏時段(9月7日、10月12日、11月9日、12月14)的華基晚崇,會籌備一個名為「二六派對」的平台,可以成為你帶朋友回到教會這個家的契機。我們試圖營造一個對於「尋道者」而言,更友善的屬靈氛圍,無論是敬拜或是講道,並且,在崇拜祝福之後,大堂內會延續代禱的時刻,以及大堂外或接待處,會有休閒茶聚、相交聯繫的時間。

  邀請親朋去教會,是我們向他們展示基督之愛的具體方式,因為透過發出邀請,來表明我們對他們的關懷,並希望他們能體驗到,因著耶穌的緣故,能為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喜樂和盼望。

  為什麼要邀請朋友來教會?是出於一份愛!因著你對他們的關心,盼望他們可以得著更豐盛的人生,才主動發出邀請,這誠意是他們會感受到的。如果他們看到,你是如何重要他們,他們可能會更願意,去了解那些對你而言是重要的事情。

  教會以外的人,通常對基督教的教義不會太在意,至少在開始的時候,但他們卻會對我們的社群、我們的善行,更感興趣。幫助他們與教會的其他人建立聯繫,並分享我們如何有份參與社區的服務,彼此間愉快的相處和結連,就更能吸引他們留下來,選擇繼續參與。

  如果你遇到朋友的拒絕,請大方接受,不要以為這個「不去教會的拒絕」,代表是「對你的拒絕」。他們的拒絕可能有很多原因,而這些原因,與他們對你的感覺都毫無關係。不要讓這個「拒絕」影響你們的關係,因為日後還有更多邀約的機會。

  如果你的朋友決定參加,請盡你所能,讓他們感到受歡迎,並滿足他們的請求。同樣,如果你在教會看到陌生的面孔,請表現出友好和熱情,讓他們感受到,來教會實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。歡迎他們提出疑問,試著以他們的角度去看所發出的問題,並幫助他們去理解,在教會中新體會到的屬靈經驗,和教會的「火星」外語。

  對於那些返了教會已經是週日例行的活動,那麼,你很可能已經忘記了,「返教會」可會是一件可怕的事情,就是當你走進一座建築物,那種冒著風險會被人發現的感覺,很是嚇人,又或是聽了一場觸動心靈的道、有所動容,會否被人發現不為人知的自己。新朋友,他們都是真實的人,他們都有著真實的需要,讓教會成為一個平台,叫他們能遇上真實的耶穌基督,經歷不一樣的身心滿足。
(2024.08.17-18)

👆回頂

2024年7月20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等待與接待

家書 ── 等待與接待
黃宗彥傳道  

  在田灣山道,南寓酒店對面的「新公屋」,那就是在教會的旁邊,已經有一幢廿幾層樓高的新建築物,等待建築及室內裝修完成,就會有新居民遷入。漁光邨的居民將會遷入「新公屋」 ,估計大部份應該是長者居多,不過,也會包括一些核心家庭(由一對夫婦及其未成年的子女組成的家庭)。

  等待新的居民遷入田灣,那時人口會增加,人流也會上升。當他們搭巴士時,都會在教會前面的巴士站等候,這將會是一個新機遇,那就是我們可以如何善用教會正前方的櫥窗,吸引新的居民認識教會,正是我們所需要作好的預備。

  等待華富邨的重建(未來五至十幾年),包括原址居民的調遷,新核心家庭的遷入,人口及年齡層分佈將會有大的改變,同時也會注入年青化的新動力。然而,我們如何迎接當中這些新機遇,是需要時間去思索、預備及推進。

  不過,附近人口的增加,並不代表他們會進教會。 「機會是留給,有預備的人。」 我們預備好未?

  2023 整年,教會崇拜的新朋友有 55 人,他們大部份都是 50 歲以上,而留下華基的約有 10%(約 6 人)。至於 2024 頭半年,崇拜的新朋友有 25 人,他們大部份也是 50 歲以上,而留下華基的約有 20%(5人)。從數據上的顯示,接待新朋友留下的百分比偏低,我們依然有許多進步及優化的空間。

  接待新朋友,不只是落在教牧同工,或是新朋友接待組的兄姊中;每一個坐在新朋友身邊的兄姊都可以打聲招呼,說聲「我們歡迎你、期望下次見到你」。一兩句招呼,已經是代表華基歡迎新朋友,就是我們屬靈的家最簡單的接待,去表達基督的愛。

  靠着主耶穌基督的大能,我們向前多行一步,同心接待,向新朋友打聲招呼,說句「歡迎你」。
(2024.07.20-21)

👆回頂

2024年7月13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堂慶歌「同心同行」;有我、有你、有神

家書 ── 堂慶歌「同心同行」;有我、有你、有神
梁裕宏傳道  




  「同心同行」通常是指一班人處於一個和諧團結的狀態,有著共同目標和理念,背後承載著一些關鍵含義:
  • 目標一致:當中作領頭的,有著一致性目標、價值觀和願景,為各人引來方向感去走同一條路。
  • 共感連結:群體中的成員,彼此間有著深入的連結,共感同一的心志和想望。
  • 協作支持:他們傳達一種戰友的關係,在前行的道路上會彼此支持、相互協作。
  • 不再小我:為共同認可的價值和信念,他們作出奉獻、各人不再自我。
  • 眾志成城:當各人全心全意團結在一起,集體努力會產生協同效應,顯出更大的潛能和韌力。

  堂慶歌「同心同行」,不是在賣弄一個理想,而是在訴說眾多的回憶,叫我們回味到,那些年我們有共同的目標、有著互相的諒解和支持,體現了團結起來的集體力量。

  在聖經中「同心同行」更是帶有重要的屬靈意義。
  • 知神心意:同心同行,意味著這班人所走的方向,與上帝的旨意和目的相和應,並顯出一致性,一方面,反映出各人不是按照個人的議程作事,另一方面,卻是依從上帝更高的計劃和呼召行事(羅 12:1-2)。
  • 遇上基督:當基督徒互為團契、同心同行,信徒之間不單只是互相支持、鼓勵、和關心(徒 2.42-47、腓 2.1-4),更突顯出基督反映在身邊同行的人身中、榮上加榮。
  • 恩中成長:聖經中的「同行」,時常被用來比喻信徒成聖過程中的靈命成長,意味著信徒的內在生命轉化,能逐漸反映出基督的品性和價值觀(弗4.22-24)。
  • 行出使命:在新約中,「同心同行」是用來描述在教會裡面的團結和諧,是一種理想的表達,正如基督的身體(林前 12.12-27),同甘苦、同尊榮,信徒們能拋開分歧,懷著共同的信念和目標,為奉獻所有給基督而聚集在一起。

  正如創作歌曲的人表達;「這幾年作為華基的一份子,個人也有感到徬徨、擔心和憂慮的時候,但每次回望過往在華基的日子,心裡仍會相信一直以來都有著天父的保守和看顧,並且未來也會有新的發展方向。」

  堂慶歌「同心同行」,不只是一個集體的回憶,具有更深刻的屬靈意義和關係指向,指向與上帝的心意同步,指向信徒之間同為肢體的理想關係。

  「同心同行」不是些高言大智的屬靈夢話,作曲的人最想表達的,「是天父不單給我們有永恆的生命,亦賜給我們愛與盼望,亦因為這樣,當我們面對世上種種的挑戰時,仍然能有盼望、有力量。」

  讓我們調校好自己的心,同心、齊心,不倚不偏地定晴向着天父,要叫天父「美善的旨意」成就在我們當中。
(2024.07.13-14)
👉羅12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

👆回頂

2024年6月15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教會的長進

家書 ── 教會的長進
朱均海傳道  

  因著社會環境轉變,相比一些要租借地方聚會的教會來說,我們有一個固定的堂址聚會當然值得感恩,然而,這並非表示我們的家在各方面都已達到完全的地步,事實上,我們還有許多需要追求和改進的地方。神的國、神的家要擴展,這是神對教會的心意,教會要不斷的增長。我們要注意量和質方面都能保持均衡的發展。在量方面,教會信徒人數不斷地增加,這是教會增長重要標記,以五旬節聖靈降臨那天為例,聖經清楚給我們記載了得救人數的「加添」,但他更指出他們如何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,彼此交接、擘餅、祈禱等,並且得眾民的喜愛,這表現反映出他們對信仰的委身和執著,這是靈命的成長,也是質量上的增長。

  腓立比書3:12-13節一開始就帶出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,保羅說 :「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,已經完全了。」接著在第13節「弟兄們,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。」當我們 「自滿」,覺得自己已經到達目的地的時候,我們就會不求上進。正所謂,不進則退,要抱著一個沒自滿不自誇的態度,或者簡單來說,是不只安於現在的屬靈光景。今天不前進,明天便被其他人追趕過自己,而保羅的祕訣則不是將自己和別人比較,而是將自己是否成滿有基督的身量作比較,便知道自己有欠缺,繼續追求。否則,如果和其他人比較,心裏就會說,其他人更「唔掂」,就不求上進,我雖然唔完全,但總比其他人好,最後便成為不冷不熱的基督徒,這種情形就好似《啟示錄》中形容老底嘉教會的處境,老底嘉的信徒以為自已的屬靈光景是好富足,但實際上,神形容他們是困苦、可憐、貧窮、瞎眼、赤身的。今天我們身處在什麼光景中呢?

  我們在聖經中看見許多總動員的畫面,如以色列人離開埃及、尼希米修築城牆、主耶穌差遣七十人傳道等。在舊約時代神期待全體選民事奉衪,為衪作見證,在新約中,主耶穌亦期待每一位信徒事奉衪,在萬民中見證衪自己。願主親自帥領衪用寶血買贖的教會,在衪的恩中不斷地追求長進,在質與量上都能增加,使神的名得著榮耀。
(2024.06.15-16)


👉腓3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👆回頂

2024年5月18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

家書 ── 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
劉鳳娟傳道  

  在聖經三卷的福音書上分別記載了同一件事情,就是有人帶著小孩子來見耶穌,要耶穌給他們按手禱告,門徒卻責備這些人。門徒有如此反應可能是他們覺得主耶穌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處理,小孩子不是太重要,不藉得主在他們身上花時間! 但是主耶穌說:「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,不要禁止他們…」於是,主耶穌為來到祂跟前的小孩子按手禱告。 主耶穌愛世上每一個人,包括小朋友,看重他們每一個,很想祝福他們的生命。

  過去牧會時,曾有家長告訴我從來沒有向小朋友傳福音或引導他們決志信主,因為覺得他們年紀太小 (其實只要小朋友有認知能力,便可以跟他們分享福音)。當然,也有家長想留待子女長大後由自己決定信仰。或許我們常常都覺得小朋友還有許多時間,但是,誰保證人可以活多久呢? 其實連我們自己也不知道在地上還有多少年日。

  上年接到一個很難過的消息,有一位我認識的學生返了天家。她在小時候決志信主,17歲時被診斷患了遺傳性的小腦萎縮症。數年前在醫院探她時,她已不能行路,說話也很困難,但她仍不斷展露燦爛的笑容,因為她知道主耶穌與她同在,很愛她。在病患中,她仍默默地禱告,這份單純依靠神的心就是由她小時候開始建立的。

  有時聽家長分享小朋友每日都很忙碌,不但要上學,放學後也要上課外活動、做功課和溫習默書測驗。週未也安排了補習班、興趣班或參加比賽。雖然,他們每日的時間表都填得滿滿,但是,我們仍需要幫助孩子從小認識主耶穌,也要讓他們明白無論每日有多忙,也要讀聖經和祈禱;無論主日有甚麼安排,也要預留時間敬拜主,好讓上帝的話語充滿他們的心,使他們懂得依靠神,在面對試探引誘時亦能堅守真理,站立得穩。

  今年七月,教會會舉行小學級的兒童暑期聖經班,我們希望能帶領小朋友認識主耶穌,並且得著寶貴的救恩。我們亦希望聖經班完結後,小朋友能繼續返教會,學習聖經真理,好叫他們的屬靈生命能不斷成長。 因此,我們十分需要你們為聖經班禱告守望:
1) 求神幫助小朋友能夠明白聖經真理,又讓當中未信主的小朋友,可以領受這份寶貴的救恩
2) 求神帶領聖經班的籌備
3) 求神為我們預備足夠的事奉人員
4) 求神賜給導師及義工們聰明智慧教導小朋友,賜給我們愛心和謙卑合一的心,讓我們的生命能見證主
5) 求神賜給我們美好合適的天氣,以致聖經班可以順利舉行。

  讓我們帶領小孩子來到主耶穌跟前領受祝福,一生走在真理上!
(2024.05.18-19)

👆回頂

2024年4月20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這篇「道」的由來

家書 ── 這篇「道」的由來
曾翠雯傳道  

  所講的這篇「道」就是今週崇拜所分享的信息,筆者藉着本月「家書」提筆,當中看見上主的帶領。

  弟兄姊妹,你們在什麼狀況下最容易得到安靜和靈感呢?筆者經常在個人清潔時,彷彿有機會與上帝對話或領受祂的指教,寫這次家書的念頭正是在最近一次個人清潔中浮現出來。

  回到主題,當每次要預備講章,總會禱告問上主有什麼話要跟自己說,更重要是向祂的子民所說的。無論怎樣,證道對我來說,都是戰戰兢兢的。平日讀經靈修,偶有被一些經文觸動,這都會成為講章的首選材料。有時卻毫無頭緒,不知所措,直至要提交講題、經文及回應詩歌的日子迫近時,更會尋求弟兄姊妹代禱記念,求主賜下經文和信息,筆者一向相信禱告的能力。

  今次講章是取自「太十六章」,於一月中讀經靈修時深感到被觸動的一章經文,於是把四個字寫在案頭上,作為將會被選的講章內容。上月預備受苦節默想會,在「跌倒」的課題上徘徊了數十個小時,透過與籌委分享、聆聽別人的意見、指導和修正下,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。事後有姊妹分享,當日出席默想會的人數未算多,沒有參與的人真是可惜。接着完了聚會,又趕快處理兩天後的洗禮信息,回想預備這次帶領默想會至分享復活節洗禮信息,感到好奇妙,彷彿就好像與主同死同復活。當然,這是每一位信徒皆要有的信念,但自己就有很深的體會。

  完了3月的分享後,就要專心預備本月的講道信息,可惜腦袋和心思不知在等什麼似的,停止活躍了,內心的焦急也催促自己要向肢體發出代禱記念。說時遲,那時快,就有肢體提及默想會和洗禮都很少弟兄姊妹聽到有關的信息,建議將兩個信息結合成章。心想那麼困難的事啊!需要花時間才可找到合適的經文,腦海不停的盤旋「不是不可能」。不知何時,目睹桌上的便條:「太十六章」。於是翻開聖經一看,簡直不可不信,不用花時間,經文就在眼前,滿心感恩!

  弟兄姊妹,我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裏,每一天彷彿和時間競賽,談到寫作真不是一般人會做的事,甚至可以視為一件奢侈的事。然而,為主寫作的由來,其實又是怎樣的一回事呢? 即使是一篇短短的反思記錄、一個短短的禱文、甚至是一個簡單的見證分享,這都可以讓自己有更多反思信仰及接觸上主的機會和空間。

  最後,送上一節經文,讓讀者的你,也領會上帝如何指教你的生命,時刻貼近祂。「你是有福的!因為這不是屬血肉的指示你的,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。」(節錄:太十六17)互勉!
(2024.04.20-21)


👉太16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👆回頂

2024年3月16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「滙友大會」:被呼召出來跟從基督的信徒

家書 ── 「滙友大會」:被呼召出來跟從基督的信徒
梁裕宏傳道  

  社會很多時定義教會,只是社區中其中一個社群。教會會友屬於特定信仰團體的人,承認共同信仰,聚集的目的圍繞在信仰的實踐和靈性發展上,如參與某些宗教儀式和團契活動、向其他成員提供支持指導、在經濟上支持教會、以及維護這個信仰的宗旨和價值觀。在社群條例下,每年要開一次會友大會,選出代表領導作帶領。

  然而,聖經卻以幾個重要方向,去強調教會社群的與別不同。

  新約強調信徒之間的「合一與團契」;初期教會「專注於使徒的教導和彼此的團契,擘餅和祈禱。」(徒2:42),而作為一個群體,聚集在一起、分享生活、互相支持和一起敬拜。另外,也強調群體當中的「愛與關懷」;耶穌囑咐門徒,「給你們一條新命令,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;我怎樣愛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彼此相愛」(約13:34),這凸顯信徒之間,要有真誠的愛、共感憐憫、和互相支持的重要。

  保羅更將教會描述為「基督的身體」(林前12:12-27、羅12:4-5);就像人的身體由不同部分組成,共同發揮不同的作用,每個成員都具有不同恩賜、角色和責任,而在這個多元化的社群中,為整體的福祉和發展而作出貢獻。

  聖經也鼓勵信徒在這個信仰的旅程中要互相「支持和鼓勵」;希伯來書提到:「要彼此相顧,激發愛心,勉勵行善;不可停止聚會,好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,倒要彼此勸勉⋯⋯」(希10:24-25),強調教會社群要定期聚會和相互鼓勵的重要。並且,也有論及教會群體中所需要的「問責和紀律」;在馬太福音 18:15-17 中,耶穌概述了處理信徒之間的衝突和錯誤行為的過程,強調了教會團體有責任互相問責、用愛互相糾正,並尋求彼此的修復。

  聖經將教會描繪成一個由信徒組成的信仰群體,他們團結一致、互愛互助,擁有共同信仰,一起敬拜,利用自己的恩賜造福社區,並增進與上帝和彼此之間的關係。教會不單只是一個社區的社群,新約語文形容的教會是一個「集會」Assembly,由希臘文 Ekklesia 而來,有著「被呼召出來」的意思。這樣之下,基督教會並非被理解為一個社群組織而已,而是有耶穌基督活潑生命臨在的集會。
(2024.03.16-17)


👉徒2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👆回頂

2024年2月17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上帝的足跡

家書 ── 上帝的足跡
張立民傳道  

  各位華基家的弟兄姊妹,願在新的一年經歷神的恩典和上帝的足跡,並且身心靈都得著安康。「親愛的兄弟啊,我願你凡事興盛,身體健壯,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。」( 約翰三書2節 )

  今年1月1日義工大會的短講是「立志擺上、委身服侍」,盼望在歲首,願將我們的人生、事奉呈獻,讓聖言主導我們的屬靈生命,讓我們彼此激勵,每天都為主而活,榮神益人。范國光牧師讓我們回顧宣道會在香港一些上帝的足跡,教導我們「傳道與社會關懷」並重,教會要藉真理建立生命,用行動回應社區的需要,見證基督信仰,傳揚福音。

  感謝主梁裕宏傳道已上任,並且順利過度堂會負責人的交接工作,感謝主為華基家賜下工人牧者,願意承擔聖職,願眾執事、同工和信徒領袖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再一次把握這契合的時機,同心合意建立教會,發現更多上帝的足跡,使上帝的名得著榮耀。

  在教會及社會服務部帶動下,舉辦了「家訪暖洋洋」活動,動員全教會群體,參與探訪關懷教會會友及社區的家庭,這正是「走出教會,進入社區的服事」,並且計劃日後也有延續的服事,我們甚願社區人士經驗主的愛,又能得著寶貴的福音。另外在2月初,首次在教會舉辦「年宵墟市」,讓社區人士及街坊以年宵墟市的形式認識教會,讓社區的服事,帶進入教會,活動非常成功,氣氛非常熱鬧,吸引了很多社區的朋友參加。

  願華基家被主的愛流動,除了教會同工,也藉著眾弟兄姊妹的參與,使教會這地方變得更美麗,將主的大愛及祝福湧流出去,使社區得福,也讓我們發現更多上帝的足跡。

  「我們傳揚他,是用諸般的智慧,勸戒各人,教導各人,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。」( 西1:28 )

👉西1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(2024.02.17-18)

👆回頂

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

家書 ── 基督再來的準備

家書 ── 基督再來的準備
黃宗彥傳道  

³耶穌在橄欖山上坐着,門徒私下進前來問他:「請告訴我們,甚麼時候有這些事呢?你來臨和世代的終結有甚麼預兆呢?」
⁴耶穌回答他們:「你們要謹慎,免得有人迷惑你們。……
²⁹「那些日子的災難一過去,太陽要變黑,月亮也不放光,眾星要從天上墜落,天上的萬象都要震動。
³⁰那時,人子的預兆要顯在天上,地上的萬族都要哀哭。他們要看見人子帶着能力和大榮耀,駕着天上的雲來臨。……
³⁶但那日子,那時辰,沒有人知道,連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,子也不知道,惟有父知道。
(太24:3-4,29-30,36)

👉太24章(聖經閱讀_信望愛)

  耶穌對門徒的這段教導,已經過了二千多年,可是當中所提及的預兆卻還未應驗,那麼,我們可會如何去看待「基督再來」這件事情呢?我們是否確實相信,基督真的會再來?或只會認為,基督再來與否,對我們實在沒有太大的影響。但若果我們真的相信,基督確實地會再來,而在那時,世人要面對最後的審判,整個世界會有極大和翻天覆地的轉變,那麼,我們的言行、價值觀念、怎至是整個生活模式,就應該要有所不同。

  教會又應該如何去面對基督再來這件事情呢?一方面,教會需要繼續和盡快地推展「傳福音的事工」,另一方面,會否就不用再買賣物業了,因為在「那日」,當基督快將來到時,聖經形容,地上有形的物質都會被烈火焚燒而溶化。只是,在「那日」之先,教會需要有聚集的地方,實在是無可厚非。很多事情,其實可以有兩面,教會如何在面對「基督再來」時,於不同的事上能處理得合乎中道,是整個屬靈群體所需要有的共識。

  教會要作好準備!首先,盡力拓展傳福音事工,使福音傳到社區。我們的教會位於田灣,帝后戲院實是神賜給我們的應許之地;所以,香港仔、田灣、華富邨,都是我們靠著福音所要贏取的地方。這就猶如以色列民進入了應許之地時,卻還有很多未得的土地,需要繼續奮勇。

  教會要作好預備,迎接新的機遇。未來幾年至十年間,教會附近都會有新的人口出現;田灣將會有舊樓重建成為新的私樓、華富村也有大規模的重建與調遷。教會需要迎接這些新的機遇,也是新的挑戰去贏取未得之民。

  比起「耶穌、保羅及彼得」所描述主再來的時候,我們更是近上了二千多年去迎接主。當主再來的日子越來越近的時候,我們及教會都需要有所改變。期望我們得以轉化,使我們更敏銳聖靈的帶領,去贏取在我們當中的未得之民。
(2024.01.20-21)

👆回頂